My Account
  基督宗教係指耶穌基督所創立的教會。後因時代變遷,出現信仰態度不同的基督宗教-東正教、基督教的各教派及天主教。   公元 1521 年馬丁路德脫離天主教,成立新教。與加爾文皆稱為宗教改革者。如在台灣有長老教會,是加爾文宗教改革主流之一。其所主張的「藉恩典得救」與馬丁路德主張的「因信稱義」稍有不同。而信義會則遵循馬丁路德的教派。 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 1865 年由英籍宣教師馬雅各醫師在台南開設醫院從事醫療傳道開始。1872 年加拿大籍馬偕牧師開始在台北淡水傳教。自此,兩位宣教師一南、一北奠定了台灣宣教基業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組織設有總會、目前設有十六個中會(十一個平地、五個原住民中會)、三個區會,信徒約22萬5千人。   信義會的「信義」之名,表達了馬丁路德所強調的「因信稱義」聖經真理。台灣信義會成立於 1954 年,現有信徒約七千人,39 間教會分佈於北、中、南部,6 間佈道所。   公元 1534 年,英國宣佈英王為英國教會最高元首,自此,英國國教 (安立甘) 教會正式脫離天主教會。後來到美國展開宣教工作,易名為「聖公會」。台灣聖公會由美國聖公會於 1954 年在此正式成立。   衛理公會原係英國安立甘教,牧師衛斯理創始,後由英格蘭、愛爾蘭,再傳至美國。台灣衛理公會於 1954 年正式成立。   浸信會十七世紀起源於英國國教,起初被稱為清教徒(意即改革者),因強調受洗時應受浸而稱為浸信會。1948 年在台成立浸信會積極傳福音。   聖教會係由日本二位牧師為推動聖潔運動並強調四部福音而創立。於 1926 年成立「台北聖潔教會」。1951 年立案成立為「基督教台灣聖教會」。   目前在台灣的基督教除上述六個教會外,尚有基督復臨安息日會、真耶穌教會、神召會、門諾會、循理會、協同會、貴格會、拿撒勒人會、錫安堂、宣道會、聖潔會、行道會、教會聚會所、國語禮拜堂、靈糧堂、佈道會、路德會及喜信會等共有二十四個教派。 資料來源: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
  「天主教」中文名稱,是明末來我國宣佈福音的傳教士所擬定。它原來的名稱是「基督宗教」,是指耶穌基督所創立的教會。後因時代的變遷,出現信仰態度不同的基督宗教-東正教、基督教的各教派,統稱為「基督徒」。   天主教乃建基於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上,它的前身是猶太教,因此繼承猶太教的一神觀念和舊約聖經。耶穌基督的行實,則記載於新約聖經的四部福音裡。他最初僅在猶太人中宣講天國福音,教導世人敬天愛人,走真理的道路而進入永生。耶穌升天後,他所揀選的以伯鐸為首的使徒,立刻展開傳教工作,從猶太到小亞細亞,傳到當時的羅馬帝國各地,並在各地建立教會,而使福音傳佈到普世人類。   由於基督徒的一神信仰,和宣揚的平等、博愛,為當時的統治者羅馬帝國所不容,屢遭種種迫害,無數殉道者以鮮血和生命,為基督信仰作證。公元三一三年西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了天主教。次年與東羅馬皇帝聯合頒佈「米蘭詔書」,准許信仰自由,迫害才告終止。君士坦丁大帝統一了東、西羅馬,使天主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,是為羅馬帝國政教合一的開始。因此天主教的信仰隨著帝國的聲威,而廣佈各地。西方的正義、平等、博愛、自由、和平、人權等倫理價值,無一不是源於天主教信仰。   一O五四年,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脫離羅馬教宗,成立東正教。一五二一年馬丁路得脫離天主教,成立新教,之後又有其他與天主教分離的教派產生(我國通稱基督教)。東正教除了不承認羅馬教宗的首席權外,信仰上與天主教並無根本的差別。基督教各教派對教宗的首席權有異議外,在教義和禮儀上,也有某些差異。   不過,天主教、東正教、基督教的信仰對象,都是耶穌基督,由於教義上的差別和信仰態度不同而分開,但並不影響耶穌基督為全人類救主的宣告。   天主教自伯鐸受命領導教會,為首任教宗,代代相傳,從未間斷。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,是第二百六十六任教宗,為全世界近十億天主教友的領袖,並廣受全球人們的敬愛和尊重。 (主教團聖經委員會秘書室 供稿)
  基督宗教係指耶穌基督所創立的教會。後因時代變遷,出現信仰態度不同的基督宗教-東正教、基督教的各教派及天主教。   早期的基督宗教於 1054 年大分裂,分成天主教 (羅馬教宗) 與東正教 (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)。二者信仰的教義、禮儀內容、聖事等皆保存原貌。東正教於2001年9月在台灣成立第一教會。首位宣教士為李亮神父。台北東正教聖三一教會設址於台北縣新店市溪園路389之12號 B8-4樓 ( 4th Fl. No. 389-12 Shi-Yuen Road Hsin-Dieng City Taipei County ) 。目前有七十位教友。教會每日舉行感恩禮。 資料來源: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
教會的歷史
聊天與論壇
本類別收錄電子聖經,若為推廣聖經、分享心得等,請提交至適當教派類別。